- 梁银峰;
语气和情态都涉及说话人对句子所述命题或事件的主观态度,两者不容易做出明确区分。文章认为,在分析汉语的情态和语气问题时,对于这两种范畴要注意区分其核心功能和非核心功能:典型的情态主要表达说话人对所说内容的确信程度和对信息的真实性做出判断,典型的语气是表达句子的言语交际作用的范畴,它主要反映的是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的言语互动。文章认为汉语的句末语气词在功能上可分为三类,这三类句末语气词依据其主观性和所表达的语气的强弱程度以及虚化程度,大致存在如下等级:情态功能>语气功能>互动功能。句末语气词是表达言语行为和传达说话人的交际意图的重要语法手段,运用言语行为理论和从言语互动的视角研究汉语句末语气词的功能和意义是今后努力的一个方向。
2025年03期 No.91 29-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8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曾静涵;
本文以现代汉语副词“白、干、瞎、空、虚”为研究对象,在分析语义特性的基础上探索言语交际中的语用功能及其识解机制。首先,概括“白”等副词的共时语义并抽取否定性特征,从内容和形式说明不同否定类型的差异。然后,通过预设测试证明“白”等副词具有的功能类别并展示它们在句法表现和语义上的一致性。最后,归纳说话人在交际中的主观意图并探究识解策略。文章发现,“白”等副词因具有隐性否定语义而获得预期否定功能,处于句法高位,可表现事后的缺省性反预期评价,体现言语交际中多种主观性及交互主观性,可借助预期否定副词与动词的语义互动完成识解。
2025年03期 No.91 45-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6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邵洪亮;史春磊;
“既然p”是一种引述形式,其引语p的来源有三种类型:语篇前文或话语前句、言者整合下的语境内容、话语双方共知背景。“既然p,(那么)q”用来表达“引述—推理”过程,言者利用引述内容构建与听者的共情起点,以增强后续推理的可行性以及结论的可靠性,从而主观建立起p与q之间的强因果关联。基于不同的推理结论,“既然p,(那么)q”有不同的话语模式,其中q可以用作断言、建议、评议或深究。“既然”与“由于”在因果关系表达上具有显著差异。
2025年03期 No.91 56-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5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贺文翰;
现代汉语中“雪白、稀烂、稀糟”等状态词在词法上包括状中式复合词和附加前缀的派生词,“稀”这样的成分属于表增量的评价性前缀。经历时考察发现,XA式状态词经历了如下演变过程:如/若/似+XP+A(比拟结构)/Ad+A(状中短语)/A_1A_2(并列式复合词)→XA式复合词→xA式派生词。XA式复合词的形成是词汇化的过程,具体的复合词有不同的词汇化来源。xA式派生词是词法化的结果,增量前缀是复合词的构成成分经类推扩展而来。XA式复合词在明清时期出现了一系列词法变化形式,在现代汉语中出现了主观义磨损的趋势,这些变化均可以通过评价性形态的演变规律得到解释。
2025年03期 No.91 6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4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王倩倩;曹志耘;
歌谣与方言具有天然的关系,研究歌谣离不开研究方言。一百年前,歌谣运动使得方言问题进入学术研究领域并引起大家普遍关注,继而成立了我国历史上首个方言调查研究的学术团体“方言调查会”。方言调查会的骨干成员们对方言调查研究的性质、对象、方法等展开了深入的讨论,提出了许多开创性的理论主张和操作方法,对后来汉语方言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某些方面至今仍具有启迪意义和借鉴作用。
2025年03期 No.91 79-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5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乔全生;
汉语方言历史文献是汉语方言史研究的重要基础与前提。本文以作者多年来带领团队收集近代汉语方言历史文献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汉语方言史研究的实践,从三个方面论证了汉语方言历史文献在汉语方言史研究中的重要作用:1)汉语方言历史文献与方言史研究;2)汉语方言历史文献与方言史研究方法的回归;3)汉语方言历史文献与汉语方言史学科体系的建立。
2025年03期 No.91 88-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5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李政;
“帮”字处置句是广丰方言处置式中最常用的处置句。根据其内部结构情况,可以归纳出16种句法形式。从语义类型上可以将广丰方言“帮”字处置句归纳为给予义、到达义、当作义、一般义、对待义和致使义等6类处置式。处置标记“帮”主要分布在西南吴语、闽东和闽北方言中,湘语、客家话、徽语和西南官话也有涉及。处置标记“帮”来源于“帮助”义动词,经历了“帮助>受益>处置”的语法化演变。
2025年03期 No.91 97-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4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军;
《五音通韵》以十二摄四呼、十九声母、五声调的语音系统,比较真实地反映了清代北方官话的语音特征。不过,“韵目”图、韵书列字所反映的语音特征与现代北方官话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从内容来看,《五音通韵》语音系统是建立在《五音集韵》基础之上的,并以“音和”切的方式对《五音集韵》反切进行了改动,“音和”切更真实客观地反映了实际语音特征。论文结合“音和”切所反映的语音特征,对“韵目”图、韵书语音特征与现代北方官话存在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实际语音入声韵与阴声韵读音合流,入声调分化与现代北方官话基本一致的语音特征。
2025年03期 No.91 107-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0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周赛华;
本文对《字学易知》音系做了简单的介绍,重点对音系中的若干方音特点做了分析,如全浊音清化,浊塞音和浊塞擦音都归入送气清音,曾梗臻深四摄合流,部分山咸摄字与江宕摄字合流,平去声分阴阳,保留入声,等等。《字学易知》是目前江淮官话黄孝片中发现的最早的音韵文献,书中反映的许多方音特征在黄孝片中为最早的记录,比如六个声调、去声分阴阳等。另外,书中也有许多方音特点是今黄孝片方言没有的,比如浊声母全部清化为送气、山咸摄与江宕摄字合流,等等。因此,《字学易知》在黄孝片语音史的研究上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2025年03期 No.91 119-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1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