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学报

征稿启事

语法比较专题讨论

  • 假设句句法操作形式的跨语言比较

    董秀英;徐杰;

    本文试图运用句法操作的一般理论来研究假设句的句法操作问题,并运用语言类型学理论来解释假设标记添加位置差异的原因。文章的主体包括两大部分:(1)以34种语言和43个汉语方言的假设句为考察对象,根据句法操作手段和操作位置的不同,把假设句的句法操作分为四类,即句首添加、谓头添加、句尾添加和谓头移位。(2)通过考察34种语言和43个汉语方言的189个假设标记添加位置跟不同语言小句语序的关联,发现假设标记位置的前后差异与不同语言的小句语序类型是和谐的,VO型语言倾向于使用前置标记,OV型语言倾向于使用后置标记。并且这种语序和谐特征在汉语方言中也有不同程度的反映。

    2009年04期 No.28 64-7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5K]
    [下载次数:6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306 ]
  • 起动/致使动词的类型学研究

    朱琳;

    本文从类型学的研究成果出发,考察Haspelmath(1993)选取的31个起动/致使动词在汉语中的情况;从施事性转移的角度,解释起动/致使动词的语义及其进入起动/致使交替对的情况。我们将汉语中对应的31个动词分为两大类七小类,并和其他语言中的类似情况进行比较,找出异同。本文认为造成这些区别的一个可能原因是客观语义和概念语义的区别。在以上结论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考察汉语中的起动/致使动词在世界语言中的地位,以及汉语起动/致使动词现象跟其他语言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2009年04期 No.28 75-86+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0K]
    [下载次数:10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205 ]

青年论坛

  • 名词的指称义对名词配价的影响

    杨炎华;

    汉语名词配价已有研究表明,基于语义的名词配价没有充分涉及汉语名词进入句法组合后呈现的复杂的指称状况。本文提出:名词的指称义影响汉语名词的配价;基于语义的有价名词需要依句辨识;甲组词(如:爸爸、儿子等)、乙组词(如:弹性、脾气等)和丙组词(如:胳膊、尾巴等)离句无价,需依句辨价,最终没有定价。此外,还探讨了名词的指称义影响汉语名词配价的原因。

    2009年04期 No.28 87-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3K]
    [下载次数:12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185 ]
  • “被”的语用现象和理性义

    刘文正;

    "不幸"只是"被"字理性义的语用表现,不是理性义的全部,《太平经》中"被"大量用于"幸运"以及"被"类复合词只用于"幸运"可证;研究文献语言要透过语用义寻找理性义。

    2009年04期 No.28 9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6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45 ]

会议简讯

  • 说“径”

    黄树先;

    汉语词义的研究应该在整理好汉语内部材料的基础上,跟其他语言进行比较。本文讨论汉语表示"道路"的词语的早期面貌,探讨该词义发展演变的轨迹。

    2009年04期 No.28 2-15+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2K]
    [下载次数:5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148 ]
  • 介词“于”的起源

    张玉金;

    介词"于"、"於"、"乎"应是同一个词的三种不同书写形式。介词"于"是由"往"义动词"于"虚化而来的。"往"义动词"于"在甲骨文中比较常见,主要有两种,即"名词+于+处所名词"中的"于"和"使/令/呼+名词+于+处所名词"中的"于"。

    2009年04期 No.28 16-2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3K]
    [下载次数:2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6 ] |[阅读次数:246 ]
  • “变化”事件的两种认识及句式特点

    古川裕;

    现代汉语的两个近义动词"变"和"换"正好体现着人们对"变化"事件(change event)的两种不同的认识。动词"换"表示两个物体之间发生的交替、替代现象,完成此种"变化"的前后需要有两个参与者,是一个突变的动态事件;动词"变"表示在某一个特定物体上所显现出来的、质量上的内在变化,发生此种"变化"的前后只有一个参与者,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本文指出,人们对"变化"的这两种不同的认识在两个动词所构成的句式结构上也表现出一系列不同的语法特点。

    2009年04期 No.28 23-30+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5K]
    [下载次数:5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91 ]
  • “VP的”转指的对称与不对称

    洪爽;

    本文通过对"VP的"转指功能的考察,并运用"原型角色"理论,得到了一个题元等级。这个题元等级揭示了具有不同题元角色的NP在充当宾语时能力的大小,从而解释了为什么"VP的"在转指时具有对称和不对称的现象。

    2009年04期 No.28 31-36+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1K]
    [下载次数:5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61 ]
  • “如果”与“如果说”

    李晋霞;

    本文重点分析"如果"与"如果说"在用法上的异同,并探寻造成二者差异的原因。

    2009年04期 No.28 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下载次数:9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136 ]
  • 隆回湘语的“N+担+VP”处置式

    丁加勇;

    本文分析了湖南隆回湘语"N+担+VP"处置式的几个句法特点。内容包括:隆回湘语"N+担+VP"处置式语序的特殊性;"N+担+VP"处置式与受事主语句联系紧密;"N+担+VP"处置式的处置标记可以悬空。文章最后得到一个启发,"处置"义不能狭义理解。

    2009年04期 No.28 42-46+9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4K]
    [下载次数:5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222 ]
  • 汉语方言的完成持续体标记——以“路上停着一辆车”的标记类型为例

    夏俐萍;

    持续体在汉语方言中的表达十分复杂,但是各种不同表达的背后,还是具有相似的类型或途径的。因此,将某一类型的持续体在汉语方言中的表达进行梳理,对于研究持续体以及语法化过程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利用《汉语方言地图集》的材料,讨论"路上停着一辆车"在汉语方言中用到的标记。文章从共时平面上总结出汉语方言完成持续体标记的七种类型,并试从句法和语用的角度对这些类型进行分析。文章指出汉语方言完成持续体标记是由不同的途径演变而来的,从而证明了语法化过程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2009年04期 No.28 47-5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7K]
    [下载次数:7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174 ]
  • 丹江方言的小称

    苏俊波;

    丹江口市位于鄂西北鄂豫两省交界处。受地理位置的影响,丹江方言的小称表达形式呈现复杂多样的特点。

    2009年04期 No.28 56-6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3K]
    [下载次数:6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161 ]
  • 第23届国际计算语言学大会将于2010年在北京召开

    宗成庆;

    <正>国际计算语言学大会(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COLING)是国际计算语言学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n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ICCL)每两年召开一次的学术盛会,是该领域最具影响的学术会议之一,堪称国际计算语言学界的"奥

    2009年04期 No.28 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2 ]
  • 商务印书馆《辞源》建国60周年纪念版出版

    <正>《辞源》是中国现代史上第一部大型语文性工具书,也是商务印书馆的标志性品牌辞书。1908年《辞源》开始编纂,1915年正式出版,1931年《辞源》续编出版,1939年又出版了《辞源》正续编合订本。新中国成立后,《辞源》于1958年开始了修订工作,1979年至1983年分四册出齐,以后又陆续出了两卷豪华本和单卷缩印本,至今这三种版本共发行了330万册。

    2009年04期 No.28 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6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3 ]
  • 下载本期数据